Touch还是不错的选择
前几天夫人给我买了一支iPod Touch作为生日礼物,这两天玩下来还真不错。基本上这东西在我手里已经沦为PDA性质的东西了,除了用来看看剧集还勉强算是iPod的传统功能外,大部分时候耳机是不会出现在它身上的。
在有Wifi的环境下,即使旁边还有台式机或者笔记本,我仍然热衷于用Touch上的Safari访问Google Reader和Gmail。Google特别为iTouch/iPhone做的这两个项目的页面很适合在较小的屏幕上观看,而Apple出色的字体技术让小屏幕上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受罪。
没有笔记本的时候曾幻想拥有的时候可以清晨或睡前在床上查阅mail和Feed,而拥有后的实际尝试是一个并不愉快的经历。我需要把手伸出暖和的被窝才可以碰到键盘,而笔记本本身的热量又让我担心是否会损害某些男性的能力。而现在这个只有480×320分辨率的东西完美的实现了梦想。
亚洲最杰出艺术家奖
知道余秋雨写Blog那时候起,我就开始订阅他的feed。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看他的文章就和看欧美恐怖片一样,就算再恶心人还是有那么几处可乐的地方。
刚才看到一篇“陪妻子到纽约领奖”,摘录几段:
去年就发来通知书了,说是由美国十二位资深专家投票评出的,得过此奖的中国人有马友友、傅聪、林怀民、张君秋、梅葆玖……,我一看就知道了份量。
得奖的起因在十年前。当时马兰率团到美国巡回演出,但到纽约首演那天,装道具、布景的行李箱却被海运耽搁了。慌忙之中,由几个当地华侨帮忙,从中学里借来一些桌椅摆在台上替代道具,既没有天幕也没有布置,就勉强演出了。马兰认为那是很对不起观众的一场演出。谁知道,这天观众中正坐着几位研究东方艺术的资深专家。
由那场演出,专家们又调集了马兰的其他演出资料,以及她在海内外的影响。经过几年,就有了颁奖的事。
马兰本身没啥问题,可惜余秋雨的文章实在是虚伪的恶心人外带那么点可笑。另外说一句,所有的新闻都说马兰那个奖叫“亚洲最杰出艺人奖”。不过这个只是翻译上的歧义,余秋雨硬说艺术家也没什么错。比较好奇的是这个奖的主办方,也就是那个Alan Chow先生的“美华艺术协会”,随便查了查原来后面还得加个“股份有限公司”,基本上就和那个文峰的“WORLD MEIRONG SOCIETY LIMITED”差不多,也就是个到处拉中国艺人去美国演出的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