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DB, Skype, Feedburner通通挂掉
IMDB, Skype, Feedburner今早开始全部不能访问,通过代理可以,去他妈的八一大姨妈日。
国内订阅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地址订阅我的Blog,希望Feedburner有回来的一天。
海豚微笑的背后:http://feed.feedsky.com/kdolphin
BloggingPro China:http://feed.feedsky.com/bpcn
好了,过了大姨妈日恢复了,各位维持原来的feedburner的feed吧,警报解除。
Technorati Tags: IMDB, Skype, Feedburner, GFW
翻譯Debian軟件包簡介信息
打Carlos那里看来的消息,你可以通过发送邮件申请若干Deb包来翻译它们的简介内容。这个项目现在看来运作良好,group里大家都满热心地。
现在Debian的中文部分已经越来越完善,输入法和字体基本上依靠apt就可以正常使用而不用做更多配置。整个社区都运作良好,无怪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转向Debian和Ubuntu。
第一次嘗試Movable Type
我尝试使用过的Blog程序有:WordPress; Drupal; Joomal,后两种应该算是CMS范畴,减去它们就剩下了WordPress这一种,当然还要加上一个Blogger.com。自从DH放弃限制CPU时间后,我又开始尝试一些好玩的东西,其中就包括传说中的Movable Type。
这篇绝对不会写成MT安装教程的,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完全转向MT才可能写这个(没什么不可能,连Bryan都放弃水果牌跑去Ubuntu了)。下面只是没有重点的谈谈一个下午的使用感受。
- 安装:
之前的版本没有接触过,不谈。MT3.31的安装还是相对简单的,上传并且正确修改配置文件后,访问所在目录跟着向导安装完毕,很顺利。- 与WP相比方便程度伯仲之间,当然MT安装向导稍稍复杂(或者说是更多设置项目),这也是因为MT的结构不同造成的。
- 中文化:
我用的是平生一笑制作的.pm汉化文件。.pm文件修改起来相对简单,用文本编辑器打开找到相关条目编辑就可以了。上传到相关文件夹,然后在用户的Profile里设置成中文(这里我找了很久,一直在外面瞎逛,根本就没往那里想)。- WP使用的是标准的mo文件,从po文件中生成,两者相比没什么特别可说的。不过MT的这种设定对于多用户考虑的更多。
- MT后台css的字体设定都比较小,当使用Firefox/Opera浏览器时页面内容使用起来就有点吃力了。我不得不修改css中相关的字体尺寸(替换了所有10px/11px到12px)。
- 撰写界面:
MT的撰写界面很丰富,在正文内容方面有日志内容;更多日志内容;摘要,辅助信息方面3.31开始内建了tag系统;可以自定义每篇文章的keyword等等。- WP和MT的编辑界面都是基于代码的(WP从2.0开始有WYSIWYG界面,不过中文用户几乎都对此不感冒),两者没有太大差别。样式上我更喜欢MT的,当然这纯属个人爱好。
- MT的内容方面有更多控制,而WP的摘要功能几乎没人用。
- 结构和速度:
MT最终发布出来的是静态页面,也就是纯粹的html,理论上访问速度会很快。但是在发布和第一次生成文章的时候会比较慢。- WP是动态调用数据库的,理论上在读取上肯定会比静态页面的MT来的慢,而随之给服务器也造成更大的资源开销,事实也确实如此。
- MT本身作为一个Blog平台是很成熟的,而这种分离的结构也很适合多Blog多用户,WP在这方面无法与之相比。
- 插件和模板:
数量还是质量因为刚开始使用无从体会,自带的几个插件绝对个个有用。而模板方面就现在接触来看WP模板的修改和使用应该更加方便,更公平的说法是WP的模板更加容易上手。
闲话就先到这里为止,相继的使用体会以后还会跟进,就这样吧。
Technorati Tags: Movable Type, WordPress